新华财经北京10月25日电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5日消息,10月24日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三季度部分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。钢协党委常委、副会长唐祖君出席会议并做总结讲话,钢协副秘书长兼产业运行部主任陈玉千主持会议。
来自中国宝武、鞍钢集团等18家钢企的有关负责人交流了前三季度企业生产经营情况,探讨了当前行业及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,分析了第4季度发展形势,提出了众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。

参会企业代表认为,目前钢铁行业总体呈现“三高三低”(高产量、高成本、高出口,低需求、低价格、低效益)运行态势。第3季度,除7月前两周外,中国钢铁价格指数连续10周低于100点,9月初更是创下了2016年11月份以来新低。今年前三季度,钢铁企业利润大幅下滑,经营面临困难。
对于第4季度行业形势,参会代表均表示谨慎乐观的看法。他们认为,尽管9月底钢价短期内出现快速大幅上涨,但钢材订单并没有明显变化,大家认为这只是国家一系列积极的货币和财税政策预期的结果,钢铁行业供需形势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。第4季度,钢价有望迎来阶段性反弹机会,但不是反转,钢材“供强需弱”态势将长期存在。对此,钢铁企业应保持战略清醒,始终坚持 “三定三不要”经营原则,持续自律控产降库存,不能一次次陷入“钢价一上涨就放量生产,一放量生产就亏损,越生产越亏损”的怪圈。
针对当前行业运行情况和企业关心的问题,唐祖君在总结时谈了3点看法:
一是要充分认识钢铁行业供需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。
唐祖君认为,目前,钢铁行业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:一个是供需失衡,另一个是原燃料价格居高不下。根本原因还是供需失衡,供给处于高位,需求却大幅下滑。2020年到2023年,我国钢产量连续4年在10亿吨以上,表观消费量却从2020年10.48亿吨的峰值逐年下降到2023年的9.33亿吨,下降1.15亿吨。今年1月-9月份,钢产量达到7.68亿吨,全年大概率在10亿吨以上;表观消费量为6.88亿吨,同比减少6.2%,今年全年大概率低于9亿吨水平。从长远看,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,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新旧动能的转换正在换挡期。目前,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6%,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;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;工业体系也基本完善,进入新型工业化时代。中国大规模建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,对钢材需求量会逐步减少,并稳定在一个水平,钢协预测2035年需求可能在8亿吨。总之,减量化是大势所趋。
二是钢铁行业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。唐祖君认为,钢铁行业作为基础性产业,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地位不会改变。
三是苦练内功,提高竞争力炒股配资官网网址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唐祖君认为,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钢企要活下来,而且要活好、活长久,就要加强战略规划能力、技术创新能力、成本管控能力、抗风险能力、自律能力等五种能力建设。